增程式混动是落后的技术吗? 为什么却越卖越好, 真相颠覆认知!
- 2025-07-27 23:22:18
- 781
很多人都说增程式混动是落后的技术,认为它先发电后驱动效率低,属于“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在网上也是饱受各种吐槽,那是不是真的这样呢?
首先这个被说落后的增程式混动车型,直到现在其实也还卖的非常不错,比如理想L6、L7、深蓝S7、问界M7、零跑C11等等车型,都是销量榜前十的常客,通过销量就能看得出来,其实有很多人是愿意为此买单的。
可能有很多朋友都认为,增程式混动是近几年的新技术,实际上早在1900年,世界上第一辆增程式汽车就已经诞生了,发明者还是大名鼎鼎的费迪南德·保时捷,而汽车是1986年被发明的,也就是说增程式只比传统汽车晚了4年,至于后面为啥停产消失了,就是因为技术过于超前,电池和发动机跟不上故效率高。
但是这些问题,在100年后的今天都已经能轻松解决掉了,而且增程式混动车型确实有着一定的优势,所以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落后。
现在燃油车发动机的热效率,主流水平也就在35%~40%之间,最高的也不超过45%,注意这是最高点,平时用车还基本上达不到,特别是市区堵车情况下,能达到35%就不错了,燃油车的油耗高,就是因为发动机会常处于低热效率的状态。
但是增程式混动的做工原理,可以让发动机一直处于高热效率区间,只需要持续发电就可以了,让电机去驱动车辆,发动机是不参与的,所以即使是效率最低的时候,对电能的转化率也超过了75%,速度起来以后,效率更是可以达到95%以上,这可是发动机的两倍了。
而且现在很多的增程式混动车型,它们的整体车身架构、配置和外观设计方面,都更接近于纯电车,所以看起来科技感满满,并不是很落后的样子。
那把增程式混动,与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插电混动和油电混动对比,其实也不差事,因为它们最多的还是发动机直驱模式的,也就是说跑高速时是用发动机带着跑的,只有低速时用用电,既然是发动机直驱,那就说明还是更偏向于燃油车,可以把它们理解为发动机加了一组电池,属于燃油车的升级版。
而增程式因为不需要发动机直接参与驱动,所以可以理解为是纯电平台加了个发动机,正好是相反的,它是电改油,能量传输途径不需要硬连接,这样看算不算是新能源纯电车的升级版本?所以增程式其实并不落后,反而属于更超前的技术革新。
那这样说的天花乱坠,增程式实际用起来到底怎么样?不少朋友最担心的是它的油耗,或者开起来的体验感。
以现在主流的增程式混动车型来看,基本上一升油差不多可以发出3~3.5度的电,跑高速时的百公里电耗约为20度左右,这样换算成油耗就是百公里在6~7升之间,市区用车的时候,用电少油耗也会更少,如果是与相同重量相同空间的燃油车比,油耗方面肯定占优势,与其它的插电混动和油电混动车型比,也是只优不差。
但是增程式和混动可以省去充电的麻烦,而且因为整车的架构更偏向于纯电车,它可利用空间会更大,能搭载更多的电池,所以也会比插电混动车型体验感更好,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增程式混动车型,它的纯电续航基本上都能有个200~300KM,所以需要充电的频率更低,体验也会好很多。
综合来讲,增程式混动结合了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很多优点,城市短途可以纯电行驶省油,长途没有续航焦虑加油即走,发动机始终可以做到始终高效发电,综合油耗还略低于燃油车,整车技术方面简单可靠,没有变速箱等复杂的传动结构,日常使用节省了很多维护的费用。非常适合充电不方便,而且又需要兼顾市区代步与偶尔长途出行的朋友,所以就目前来讲,并不能说它是落后的技术。
- 上一篇:光与夜之恋万达
- 下一篇:导演回应藏海传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