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开启新一轮裁员, 拥抱AI、或是被AI淘汰

  • 2025-07-12 19:08:32
  • 451

“人工智能将取代所有人的工作”,这是马斯克在去年欧洲科技创新展览会期间发出的预言。如今现实也确实如他所言,AI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不少人丢掉了饭碗,这一点或许不少硅谷打工人深有体会。

本月初微软方面宣布了新一轮的裁员计划、涉及约9000人,其声称此举是为了简化业务流程、减少管理层级,使得公司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更具竞争力。然而此次裁员风暴结束后的内部会议上,微软公司高管的发言揭示了裁员的真相,“我们都需要使用AI工具。” 言外之意再清晰不过,也就是警告员工需要“投资自己的AI技能”,否则就有可能会登上下一轮的裁员名单。

不仅如此,据海外媒体的相关报道显示,微软首席商务官Judson Althoff近日公开表示,AI工具正深刻改变公司内部的运营模式,在销售、客户服务、软件工程等多个关键领域显著提升了生产力。要知道微软在今年计划投资约8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算上去年的40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一笔开支显然需要看到回报,所以用AI提升生产力、以节约人力成本就是最好的示范。

如若不然,在此次裁员发生后,Xbox部门高管Matt Turnbull也不会在领英上发布了一篇帖子,建议被裁员工借助AI工具来减轻失业带来的情感和认知负担。微软公司高管似乎是真的笃信AI能带来效率的提升,只不过当AI成为员工失业的导火索后,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掘墓人”,好像有点过于不地道。

当然,试图用AI来取代人类、成为新“劳动力”的不止微软。追踪疫情后硅谷科技公司裁员动向的Layoffs.fyi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才刚刚过了一半,全美科技行业就已经裁掉了超过94000人。与2022年到2023年的上一轮硅谷大裁员不同,这次的裁员并非是市场环境不景气导致的结果,恰恰相反,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等巨头都刚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根据微软公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现实,该季度其实现营收700.66亿美元、同比增长13%,录得258.24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8%,经调整每股收益达3.46美元,并且所有核心指标全部超过分析师的预期。隔壁Meta的最新财报也大差不差,营收达到423.14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为166.44亿美元、同比增长35%。

作为对比,发生在2022年-2023年的上一轮裁员潮时,全球各国正陆续走出疫情的阴霾,互联网行业的增量没有了,再加上量化宽松的经济环境变成过去式,热钱也离开了这个行业。最终这些硅谷大厂被迫为疫情时期的扩张买单,并通过裁员的方式来实现风险出清。

如今对于一众科技巨头而言,向AI赛道投入数千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虽然明面上为的是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但实际上他们心里门清,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利润率。毕竟作为轻资产公司,科技领域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人,而人力成本则是这类企业最大的开销。

雇更少的人干更多的事情,一直以来都是科技圈推崇的模式。当微软、谷歌的新代码中有超过1/4是由AI生成、当扎克伯格透露在2025年将能够像中级工程师一样编写代码、当亚马逊的销售经理开始在评估中重点表扬 “善用AI的员工”,当Intel开始用过AI工具追踪绩效和协调工作,也就意味着裁员浪潮已经势不可挡。

Layoffs.fyi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轮被裁员的硅谷打工人,是以软件工程师、销售、客服、中层管理者为主,因此也就意味着这些硅谷大厂是打定了主意要用AI来取代人工。

准确来说,如今AI正在无差别地砸掉许多人的饭碗。英国招聘网站Adzuna的数据显示,毕业生职位、学徒岗位、实习机会,以及无学历要求的初级职位空缺数量下降了32%,原因是许多企业用AI缩减了员工规模。

以往助理需要花费半天时间整理的会议纪要,AI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曾经需要画师花费数周时间完成的草图,AI半天就能生成几十个不同风格的概念图,过去只会从GitHub上复制粘贴代码的初级码农,现在的AI几秒就能实现。如此一来,就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成为企业眼中的冗员。

类似的观点也出现在了腾讯新闻采访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刘嘉教授时,刘嘉表示,大模型本身就是"知识密集体",最先被替代的必然是白领。有趣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在2024年年初的研究,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他们认为AI取代人类工作的进程比预期更为缓慢,这一过程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可是仅仅一年不到,AI就开始批量砸掉打工人的饭碗了,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AI智能体(Agent)的快速成熟,MCP(模型上下文协议)、A2A(智能体交互协议)的出现让智能体有了实用价值,使得其能够借助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赋能。并且智能体的出现,让企业降低了定制大模型的需求,所以也促使更多的企业拥抱AI。

如今的现实,是获得一份白领工作的门槛被永久性地提高了,打工人要么成为AI的宿主、要么就只能成为被清理的冗余,所以“投资自己的AI技能”恐怕会成为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