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 操刀一笔百亿并购
- 2025-07-25 04:15:05
- 778
并购热闹。
投资界获悉,近日歌尔股份宣布,拟以104亿港元的价格将两家精密制造港资公司收入囊中。值得一提的是,这将成为歌尔股份成立以来最大一笔并购。
市值超800亿元,歌尔股份身后是一对山东富豪夫妇姜滨、胡双美。20多年前,夫妻俩在山东创办一家麦克风厂,一路打拼最终成为今天全球声学与智能硬件龙头歌尔股份,年营收破千亿。
歌尔股份在公告中坦言,并购标的是优质资产,期望通过这次并购提升垂直整合能力,增强在精密结构件领域内的综合竞争力。如是一幕,堪称当下并购潮的生动写照。
100亿,又一笔大并购诞生
公告显示,歌尔股份与联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香港联丰”)达成初步意向,计划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约104亿港元收购香港联丰旗下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昌宏实业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
谈及出手原因,歌尔股份在公告中明确提到:
“AI推动智能硬件持续发展,对精密结构件等零组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标的公司米亚精密科技和昌宏实业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皆具有行业领先的竞争力和长期客户资源。”
由于处在交易初期,目前标的公司的信息并不多。从公开处看到,广东汕尾市相关领导曾于2017年6月拜访米亚精密科技,事后一则稿件当中提到:
米亚精密科技董事局主席、总裁为钟剪。2008年6月,米亚精密科技全资子公司米亚精密金属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正式投入生产,总投资近40亿港币,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有员工近30000余人,该公司主要为苹果、特斯拉等欧美著名的科技集团企业生产高科技精密五金配件。
这样的经营规模,对应的资产规模和营收规模都不会小。
歌尔股份在公告中也特别披露,2024年米亚精密和昌宏实业营业收入合计约港币91.1亿元。对比看,歌尔股份2024年全年营收约1009.54亿元,若收购完成,两家标的公司将成为能影响歌尔股份近10%营收的重要子公司。
如此看来,妥妥的“大手笔”。
山东首富崛起史
歌尔股份的故事,始于一对山东夫妇。
创始人之一姜滨出生于山东,1987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主要生产麦克风的山东潍坊国营无线电八厂做技术员。正是这份工作,为姜滨日后创立歌尔股份埋下了伏笔。
这家国营厂子在90年代初倒闭,姜滨由此“下海”。
时间来到新世纪的第一年,姜滨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妻子胡双美共同创办了歌尔股份的前身潍坊怡力达电声,主营业务为生产麦克风产品,这和姜滨在国营厂的工作经历契合。
创业初期,团队不过二十人。在那个同行们将重心放在扩大规模的年代,重视技术的姜滨投入了数十万美元,从国外购买先进的消音室和高端测试仪设备。随后,歌尔股份自主开发出第一条麦克风全自动化生产线,迎来国际大客户。
成立后第四年,姜滨的学霸弟弟姜龙也加入了进来。姜龙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后又取得中国人民大学的管理科学硕士和马里兰大学的战略管理博士学位。2005年加入歌尔股份后,姜龙主管市场营销,为歌尔股份国内外市场突围做出不小的贡献。
2008年,成立7年的歌尔股份带领姜滨家族迎来敲钟时刻。
后面的故事更加为人熟知。2010年,歌尔股份成功进入苹果供应链成为“果链”巨头,主要为苹果提供蓝牙和微型麦克风等电子声学产品。此后两年时间,歌尔股份营收迎来爆发式增长,2013年成功突破100亿大关。
一并成长起来的,还有姜滨背后的财富。2020年福布斯发布的全球亿万富豪榜中,姜滨以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6亿元)成为山东首富。
期间,也经历一场风波。歌尔股份2022年曾因大客户苹果的“砍单”事件陷入业绩瓶颈。在经历了业务结构转型的阵痛期后,如今的歌尔股份已经成长为集合声光电精密零组件及精密结构件、智能整机、高端装备、智能硬件等为一体的消费电子龙头。
眼下,姜滨家族正在等待他们的第二家上市公司。不久前,歌尔股份分拆的子公司歌尔微电子二次递表港交所。此前,外界对歌尔微电子的估值已超200亿元。
2025,并购时代
不由感慨,并购队伍熙熙攘攘。
去年来,新“国九条”、“并购六条”以及地方性并购相关政策措施层不出穷,激起并购市场的一池春水。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502家上市公司新披露2000单并购重组相关事项公告,累计金额超1.4万亿元。其中,93单构成重大重组事项,较去年同期增超165%。
正如我们看到:
本月,中国生物制药宣布将以不超9.51亿美元(约68.22亿元人民币)的对价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以期整合标的公司的医药研发创新能力与自身的医药工业产业化能力,实现战略协同与优势互补。
更有上市公司将并购整合触角伸到海外。近日,和歌尔股份同为消费电子龙头的立讯精密以约41亿元的对价完成对德国百年汽车线束企业Leoni的收购,借此加速自身向汽车Tier1的战略转型。
这些并购案例中,站着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它们在这股并购热潮中挖掘那些具备产业整合逻辑、强大的资源聚合与协同效应的优质标的。
犹记得在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上,信宸资本管理合伙人信跃升给出一个判断:“我认为这一两年时间,并购市场的拐点就会出现,会涌现大量并购交易。”
最近轰动的案例,莫过于智元机器人收购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此后,上纬新材开启了一路上涨模式。
不止于此,投资机构也在投身这场并购盛宴。今年初,启明创投设立并购基金以4.52亿元拿下上市公司天迈科技控股权,创下“924新政”后首例私募并购基金控股上市公司案例。
更别提PE围猎星巴克中国。目前的竞购方包括:高瓴、凯雷投资、KKR、信宸资本、春华资本、大钲资本....队伍浩荡。KKR收购国民汽水大窑更是走到了最后阶段。
此外,国资身影频现。如今全国主要城市排队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由此各地国资牵头的并购潮正在涌现。
序幕已然拉开。
- 上一篇:葛夕买送朋友
- 下一篇:特朗普早就看不惯加州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