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抄袭”长城汽车, 把美国中产忽悠瘸了?
- 2025-07-22 19:49:26
- 903
贾跃亭魔幻剧本续上了
作者|沐风
编辑|时楠
贾跃亭懒得装了,新车直接抄袭长城?
最近,贾跃亭在美国风光地发布了旗下第二品牌Faraday X的新车,结果发布会还没结束,就被网友扒了个底朝天,直指新车外观设计酷似长城汽车的魏牌高山,甚至连介绍页面都忘了删掉“高山9”的字样。
FF官网
贾跃亭又一次遭到了群嘲。不少网友说:“这不就是改装了长城汽车吗?”“PPT造车只能靠抄袭了”“抄袭魏牌高山,连尾灯细节都一样”.....
而魔幻的是,贾跃亭居然又融到钱了。在新车发布前一天,法拉第未来刚完成1.05亿美元融资,说要加速FX Super One量产交付。
此外,贾跃亭还表示,美国资本巨头贝莱德,正在重仓法拉第未来。截至2025年6月30日,贝莱德持有法拉第未来539万股,且连续四个季度增持。现在,贾跃亭已盯上了美国精英、中产的钱包。
不过,钱还没捂热,美国证交会(SEC)的一纸“韦尔斯通知”,也跟着拍在了桌上,直指贾跃亭可能涉嫌欺诈,或面临禁令与重罚。
一边被骂涉嫌欺诈,一边融资到账,贾跃亭这场已经演了11年的大戏,究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01
直接抄袭长城汽车?
7月17日,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FF)在美国为旗下新品牌FX的首款车型Super One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并同步开启了C端用户的付费预订。
这款车定位中大型MPV,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座椅布局也搞出了6座、7座、4座三种花样,发布会上还多次拉上凯迪拉克凯雷德做对比,官方宣称其既适合家庭用户,也能胜任商务活动。
为了凸显科技感,FX Super One在车头塞了一块能“千车千脸”的大屏幕,被官方吹得天花乱坠,称之为“AI具身智能生命体”;车顶顶着激光雷达,尾部是贯穿式灯组;官方介绍还提到了一个听起来很玄乎的“变革性的技术架构FF EAI具身智能体6×4架构”。
FX官方称Super One非常适合家庭用户,同时也能够胜任商务活动。其目标核心用户,被精准地定义为:
名人明星、商务精英与奋斗者、中高产家庭。
贾跃亭在发布会上意气风发地宣布,截至当晚,新车订单已达10034台,并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量产。
然而,发布会的热闹劲儿还没过,质疑声就铺天盖地而来。
眼尖的网友发现,这台Super One怎么越看越像长城旗下的高端MPV“魏牌高山”?从车身轮廓到尾灯细节,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抄袭”意味。
法拉第未来FX Super One VS魏牌高山9
更有人在官方介绍页面里,直接发现了“高山9”的字样。虽然FF官网事后悄悄删掉了,但截图早已传遍全网,成了铁证。
这就很魔幻了。要知道,贾跃亭对外的人设,一直都是高举“原创”大旗,非常痛恨抄袭。去年,他还在朋友圈炮轰被FF起诉的高合,指责其抄袭。
在小米SU7发布后,他又高谈阔论,称无创新,他甚至毫不留情的表示: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和follower思维却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令人担忧。
就在上个月,他还在公开呼吁行业要“停止卷价格,而要卷价值,卷原创力、产品力和技术力”。
结果自己一转身,就直接抄长城的作业。这波操作,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02
又融到1亿美金?
就在今年7月16日,法拉第未来宣布,又完成了约1.05亿美元的融资。
其中有8200万美元是新承诺,主要用来干两件事:一是把首款大众市场车型FX Super One推向市场,二是加速落实双品牌战略和AI智能方案。
这钱是怎么来的?主要是无担保可转换票据、认股权证的发行,参与方包括FF的中东战略合作伙伴Master Investment Group及其他新老机构投资者。
FF全球总裁Jerry Wang也说,这笔钱对公司来说意义重大,会帮FF把FX Super One顺利送进北美市场,主打高性价比,目标是成为中端智能电动车的新玩家。
这就引出了那个萦绕在所有人心中多年的终极问题:为什么贾跃亭,总能融到钱?
据“投资家”分析,FF这轮能吸引投资,靠的不是继续忽悠全球散户,而是把方向盘拐向了B端——不再主打卖车给个人消费者,而是盯上企业和个体户,某种程度上算是避开了当下新能源车To C市场的血海肉搏,也顺便给资本画出了一张新饼”。
下一步,贾跃亭还准备继续深耕“政策圈”。7月23日,他将在华盛顿国会山俱乐部举办产业交流会,准备和美国议员、官员们聊聊汽车关税、补贴和新能源发展趋势。他想用“造车梦”,打通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顺带让自己这家还没量产的公司站稳脚跟。
而“正商参阅”则更直白地说:贾跃亭越是想证明“我要回国”,资本市场越希望他永远别回来。因为只要他留在美国,这家公司就还有“未完待续”的价值,债主不敢让FF倒,投资人也不希望它死,而贾跃亭更不敢让它倒——一旦FF倒了,他也就真的失去了那块挡箭牌。
在今年6月3日的FF AI首届股东日上,贾跃亭在现场几度哽咽。谈到乐视时代的投资人时,他话没说完就红了眼眶。他特别提到了散户的力量:“公司股价跌到几美分、快退市的时候,是散户们救了FF。”
或许在他眼里,所谓“归来”,从来都不是回国这么简单。真正重要的,是能不能让这个梦,一直讲下去。
03
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
就在FF完成1亿美元融资的同一天,美国证交会(SEC)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FF公司、贾跃亭、其外甥王佳伟等人,收到了一份“韦尔斯通知”。
这不是正式起诉,但意思很明确——SEC的执法人员已经初步认定,要建议委员会对他们展开执法行动,理由是涉嫌违反多项联邦证券法中关于反欺诈的条款。
核心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2021年法拉第未来借壳上市(SPAC)时,在PIPE融资中有没有隐瞒关联交易;第二,贾跃亭的“隐藏身份”——他到底是不是公司真正的掌控人?说白了,就是你贾总到底藏了多少事儿?
公告中,FF试图稳住情绪,表示如果这事能处理好,将有助于恢复与投资银行和战略投资者的合作。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可能远不止是误会一场。
根据流程,被通知的一方可以提交解释,试图说服SEC不要提起诉讼。如果说服失败,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的正式诉讼,面临的不仅是罚款,还有高管禁令、职位禁任,甚至要追缴涉嫌非法获利。
其实早在2021年7月FF完成SPAC合并上市后,这场风波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当时公司引入了几位“空降”董事,原本想来走流程,没想到这些人认真查账后,发现问题不小:一边是对外宣称的透明运营,一边却是对贾跃亭的实际控制地位刻意模糊;更严重的是,公司与贾跃亭控制的其他实体之间,钱来钱往的交易也看不清。
几位董事愣是发起了独立调查,找来了外部律师和审计团队,最后得出的结论相当明确:贾总的影响力被严重低估,很多披露也不准确。调查一出,贾跃亭被边缘化,他的外甥王佳伟因拒绝配合,也在2022年主动辞职。
而调查的核心材料也随即被送上SEC的办公桌。不久之后,美国司法部也加入了调查,目前还没公布进一步结果,但调查一直没停。
虽然表面上风波不断,但贾跃亭在FF内部的影响力却悄悄“杀了个回马枪”。
2022年,他所关联的FF Global开始试图重新掌控董事会,甚至提出用70万美元补偿来换取某位董事的辞职。最终,一众董事因遭遇“死亡威胁”选择集体退出。FF Global趁机注入急需资金,换来话语权的回归。
2023年,FF终于向首批客户交付了电动车,但有举报称,销售数据存在夸大成分。而今年4月,贾跃亭又一次正式回归管理层,被任命为联合CEO。
今年5月9日,FF成立11周年,贾跃亭在微博上发了一段视频。他提到了还债:“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他说,只要FF做成,他就有机会还债、回国。而如果能还债,“FF很多信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从乐视神话到FF“连续剧”,贾跃亭的故事,似乎永远不缺资本和看客。他用新故事、新眼泪、新饼,也总能换来续命的资金。
只是,当SEC的调查越来越深入,当抄袭成为FF的标签,这场靠梦想和杠杆撑起的魔幻大戏,还能演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