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全球手机出货榜单再次出炉: 小米成国产担当, OV紧随其后

  • 2025-07-18 18:53:11
  • 973

说实在的,近期的手机市场中传出了太多关于榜单的信息,有的时候是小米第一,有的时候是华为第一,然后有的时候又是三星第一。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真的是有点迷茫,甚至可以说很难分清之间的区别,且可以看出来,数据统计很混乱。

而近期,Counterpoint Research发表了最新数据,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实现连续第二个季度正向增长。

只是在复苏浪潮中,头部品牌格局依然稳固却暗流涌动,这也是看点所在,可以很清晰感受到厂商之间的区别。

需要了解,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的同比增长,标志着行业走出持续调整期,进入弱复苏轨道。

这一增长建立在2025年第一季度首次转正的基础之上,形成连续两个季度的正向循环,而且从区域贡献看,发达市场成为本轮复苏的主动力。

比如北美市场受预期关税政策影响,消费者提前释放购机需求,高端机型表现尤为突出;日本市场本土消费电子需求回暖,运营商补贴政策刺激换机。

欧洲市场中欧地区经济企稳,中端机型销售增长显著,因此对手机厂商来说,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制定策略。

而在全球前五大厂商中,小米是唯一份额保持稳定(14%)的中国品牌,稳居全球第三,在整体市场仅增长2%、OV等友商份额下滑的背景下。

这份“不变”的成绩单实则来之不易,彰显了强大的经营韧性,其稳固地位的支撑点在于新兴市场持续深耕、本土市场根基稳固、产品与定价策略精准。

况且小米手机还积极拥抱AI浪潮,其集成AI能力的高端设备获得市场认可,比如自研HyperOS操作系统的广泛采用。

重点是小米的表现证明,在存量博弈时代,“稳健的全球化布局+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坚定的技术投入” 是国产手机立足全球第一阵营的关键。

而三星以20%的全球市场份额和惊人的8%同比增长率,不仅保住了全球第一的宝座,更成为头部厂商中增长最快的品牌。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三星精准的多维度市场策略,比如全新迭代的A系列中端机型在全球重点市场表现稳健。

然后继第一季度Galaxy S25系列大获成功后,三星折叠屏手机凭借成熟的形态和体验,持续吸引高端用户。

重点是不同于部分品牌依赖单一区域,三星在北美、欧洲、亚太、中东非洲和拉美等主要市场均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稳定的份额,分散了区域风险。

苹果iPhone的排名也不低,苹果以16%的份额位居全球第二,出货量同比增长4%,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个是北美“关税前置需求”效应,市场对潜在加征手机进口关税的强烈预期,促使大量北美消费者提前购买iPhone,导致二季度需求非常规激增。

第二个则是印度市场持续成为苹果增长引擎,中产阶级扩张和品牌高端形象深入人心推动销量攀升。

然而,这种由关税预期催生的需求透支,也为苹果下半年的北美市场表现埋下不确定性,只能希望iPhone 17系列能取得高热度了。

还有就是vivo和OPPO均以8%的全球市场份额并列第四,但同比分别下降4%和8%,面临较大增长压力。

挑战主要来自中国市场激烈的价格战与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可以说OV的当务之急是找到有效刺激中国本土市场需求的突破口。

同时加速海外高潜力市场的拓展步伐,以实现份额的止跌回升,但也可以看出来,其市场冲击力并不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头部阵营之外,一些品牌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比如摩托罗拉当季出货量同比大增16%,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品牌之一。

总而言之,未来的竞争,将是全球化运营效率、技术创新速度与生态构建能力的综合较量,对于厂商来说,未来的市场竞争,不会弱。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表达的吗?一起来说说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