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hone17发布, 标准版120HZ高刷, 安卓厂商好日子到头了?

  • 2025-09-13 09:40:34
  • 608

近期的手机圈被 iPhone17 的发布搅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国内知名大 V 户某风在发布会前的一番言论更是引发热议。他声称如果 iPhone17 标准版配备 120Hz 高刷,将成为压垮安卓厂商的最后一根稻草,4000 元以上手机市场会遭受核打击,安卓厂商可能要集体倒闭。

如今发布会落幕,iPhone17 标准版确实带来了 120Hz 自适应刷新率屏幕,和 Pro Max 机型同款,还搭载了 A19 处理器,起步内存升级到 256GB,定价却和上一代保持一致,实打实的加量不加价。面对这样的情况,户某风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可在编者看来,安卓厂商的好日子远没到尽头,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全球安卓阵营里,除了三星,主流品牌基本都来自中国,这也让不少人对国产手机厂商的未来捏了把汗。但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现实,手机选择可不只是看屏幕刷新率。

就拿微信来说,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 14.02 亿,这其中有多少人需要同时使用工作和个人两个微信账号?相信不在少数。偏偏苹果生态至今没有微信双开功能,对于这类用户来说,iPhone 再香也只能忍痛割爱。小编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人同时揣着安卓机和 iPhone,iPhone 因为没法双开微信,买了一年多大部分时间都在抽屉里吃灰。这种刚需功能成了很多人选择安卓的重要理由,毕竟没人愿意为了用个手机天天来回切换账号。

再看配置,iPhone17 这次终于用上 120Hz 高刷,可这在安卓阵营早就不是新鲜事了。现在安卓高端旗舰机的配置已经卷到了新高度,就拿电池来说,很多安卓旗舰的电池容量轻松就能突破 6000mAh,甚至有些机型能达到上万毫安时,出门在外一天一充毫无压力,这对于经常出差、户外工作的用户来说太重要了。而且安卓旗舰在快充、PWM 高频护眼、防摔功能等方面的优势也很明显,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提升用户体验的配置,不是一个高刷屏就能抵消的。

价格方面更是两者最大的分水岭。iPhone17 标准版 5999 元的定价,入手门槛依然很高。2025 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数据显示,4000 元以下的中低端手机占比接近三分之二,其中 1000-2000 元价位段占比高达 24.96%,2000-3000 元价位段占 18.96%。

这意味着大部分用户还是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中端机型,而这正是安卓厂商的主战场。安卓阵营里除了少数品牌的 ultra 型号价格较高,大部分机型都集中在 2000-4000 元区间,这个价位的手机在性能、拍照、续航等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完全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要知道 80% 的财富掌握在 20% 的人手里,剩下 80% 的用户才是支撑手机市场的基本盘,安卓厂商和苹果的消费群体重合度其实没那么高,苹果的加量不加价更多影响的是高端市场的小部分用户,很难动摇安卓的根基。

更重要的是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问题,不管是安卓还是苹果,底层都是美国的操作系统,存在被断供的风险,这也给国产操作系统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华为鸿蒙系统就是最好的例子,2025 年其国内市场份额已经飙升至 19%,首次超越 iOS。鸿蒙系统设备数突破 1400 万台,覆盖数十种智能终端,跨设备互联能力让智能家居、车载系统等场景的协同效率大幅提升。

华为凭借鸿蒙系统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在国内手机市场屡屡登顶榜首,尤其是在 4000-6000 元价位段,华为占比高达 30.98% 排名第一。这说明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自主可控的技术安全,也愿意为国产创新买单,这为安卓厂商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手机市场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竞争,不同品牌有不同的定位和用户群体。苹果的优势在于生态闭环和品牌溢价,安卓的强项则是性价比和功能多样性,两者各有各的生存空间。随着鸿蒙系统的崛起,手机市场正在形成更加多元的格局,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有了更多选择;对于厂商来说,也能在竞争中不断创新进步。户某风的言论或许能吸引眼球,但显然低估了安卓厂商的韧性和市场的复杂性。

总的来说,iPhone17 的升级确实给市场带来了冲击,但要说安卓厂商好日子到头还为时过早。安卓阵营在中低端市场的稳固根基、在快充续航等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以及国产操作系统的崛起,都让这个市场充满活力。未来的手机市场只会更加多元,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但这恰恰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