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BBA”秀一波新技术, 激进/概念/简约风格, 你pick谁?

  • 2025-09-09 04:06:19
  • 100

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愈演愈烈,在“主场”慕尼黑车展上的“BBA”都开启了各自全新纯电动时代的序幕。全新纯电GLC SUV聚焦于性能上的提升,以技术诠释新的豪华体验;BMW iX3则像是“概念车”的直接量产,成为其新世代的开篇之作;奥迪Concept C概念车不仅是设计上新尝试,更是明确了奥迪未来的性格。在充满创新与可能性的新时代,不知道未来即将登场的“BBA”新车能够支撑你对纯电豪华的想象。

全新纯电GLC SUV:未来豪华电动SUV

梅赛德斯-奔驰在慕尼黑车展带来了全新纯电GLC SUV——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型,新车在技术架构、设计语言、人工智能以及座舱体验上的创新几乎无处不在,令人惊艳地升级也将树立未来豪华SUV的新标杆。

外观设计上,全新纯电GLC算是开创了品牌新的篇章,尤其引人注目、并且可能会引起争议的是前脸这款超大尺寸的前格栅。不过,这个全新发光格栅不再承担传统的“冷却”作用,因此成为了设计的展示舞台。它不仅有镀铬装饰和熏黑玻璃质感网格,还大面积点缀942颗聚碳酸酯背光点,呈现数字化的像素效果照明设计,璀璨光效大幅提升辨识度。

而关于灯光的设计,全新纯电GLC与新款CLA类似,日间行车灯呈现了新的“三叉星”图案,头灯搭配细致的LED装饰线条。尾部则以圆形的光环包裹星徽图案,并采用了贯穿式设计延伸至车尾的奔驰LOGO。

全新纯电GLC的侧面线条则保留了传统风格,而根据不同的配置,车窗的装饰条可以是镀铬或黑色,隐藏式车门把手等细节帮助车辆的风阻系数降低至0.26。车尾的设计相比前代车型更具轿跑风格,设计技巧使得后窗几乎隐藏在分体式尾翼和D柱之间。从车尾看,尾门呈现出几乎贯穿整个车尾部的设计,更具视觉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在尺寸上也进一步加大,成为史上“最大GLC”,轴距相比标轴燃油版增加84毫米,达到2972毫米,并为前后排腿部空间带来了13毫米和47毫米的提升,前后排头部空间分别增加46毫米和17毫米,更拥有570升~1740升的后备厢和超大128升前备厢。

内饰设计上,全新纯电GLC首次提供了可选的纯植物基(素皮)内饰,前排乘客将会看到奔驰迄今最大的屏幕——全新无缝MBUX超联屏,屏幕尺寸达99.3厘米,这个大屏采用了矩阵背光技术,几乎完全融入到仪表盘中,视觉效果惊艳。

同时,屏幕所显示内容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选择进行个性化设置,并提供了多个主题背景,风格从平静到强烈、从冷色调到暖色调、从技术感到情感化都有。无论选择何种模式,仪表盘、操作界面的配色以及环境照明都会自动调整。车内的环境灯带环绕仪表盘并延伸至车门,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环绕感。此外,选装的全景式天幕(带162颗星徽)与环境灯光巧妙融合。

全新纯电GLC基于全新的MB.EA平台打造,配备的“敏捷舒适组件”采用了源自S级轿车的AIRMATIC空气悬挂与后轮主动转向系统,运用800伏电气架构、碳化硅逆变器、同级唯一的两挡变速箱和四驱断开装置(DCU),最大功率可达360千瓦,WLTP纯电续航可达713公里,330千瓦快充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03公里的高效补能。

据悉,新车将于2026年上半年上市。而中国专属的全新纯电GLC SUV也将于2026年国产上市,轴距将进一步加长,并提供可选的6座布局,还将搭载为中国客户打造的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豆包AI大模型、思必驰语音技术和奔驰定制导航等,结合诸多中国专属应用,带来更智能的数字化出行体验。

BMW iX3:新世代的开篇之作

当概念走入现实,宝马以“新世代(Neue Klasse)”开启电动与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随着新世代BMW iX3的登场,通过第六代电驱、800伏高压平台、400千瓦超快充与超感智能交互体验的座舱,结合设计、可持续制造与电子电气架构上的全面换代,为其迎来了新的开始。

其实早在2023年1月,宝马就以Vision Dee数字概念车开始让消费者为“新世代”做好准备。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这家慕尼黑的公司就用这个概念来统称某一代产品——那一代车型在公司几乎经历破产边缘之后,重新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成功,并确实做到了。

如今,宝马再次站在转折的关键点上。不过这一次,宝马并非背水一战,而是双脚稳稳站在地面上。这带来了打破常规的自信。因此,作为宝马“新世代”的首款代表车型,全新BMW iX3如今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尽管iX3的车型名称沿用了前代,但其余一切却是焕然一新。为此,宝马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新建了一座工厂,这也是新车型整个价值链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部分,与在其他工厂制造一辆汽车相比,生产一辆全新BMW iX3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减少约三分之二。

自2023年以来,宝马通过多款概念车多次展示了新的中型车(i3、3系)与SUV的全新设计语言,而如今量产版的呈现与概念车出人意料地接近。尤其是前脸设计,通过更低设计位置的“四眼”大灯塑造出BMW iX3自身的性格,并完全取消了镀铬饰条,带来一种令人愉悦的变化。

狭窄的“双肾”格栅让人联想到品牌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使用的经典的家族式前脸风格,如今则以LED灯带来呈现。它嵌入一块“面板”中,灯带一直延伸至主前照灯与日间行车灯。前脸的黑色覆盖件还设有驾驶辅助的传感器,而用于电池与电驱冷却的进气口,以及改善空气动力学的导流元件,也都集成在前保险杠之内。

与前代相比,全新BMX iX3车长增加12厘米,车身长度达到4.78米。车宽1.90米、高1.64米。轮圈尺寸也随之增大。最大可选配22英寸的轻合金轮圈。

全新BMX iX3的内饰大量使用回收材质,并通过全新的设计如外观一样将“概念”实现量产,将行车相关信息与信息娱乐显示被划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一块位于挡风玻璃下缘、从 A 柱到A柱横贯110厘米的黑色显示屏,由隐藏在仪表台内的屏幕进行投射。驾驶者正前方显示车速、驾驶辅助与电池状态,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独立的组合仪表。

其次,右侧的显示区域可自由自定义。相应设定可在中控台上那块17.9英寸的触摸屏上完成,该屏幕的外框向左倾斜。主菜单中的磁贴功能可按个人需求进行排列。底部一条固定的功能栏可直接进入空调、导航与电话。无论是触控操作还是易懂的语音指令,响应都快速且可靠。而可选的抬头显示(HUD),可将信息直接投射到驾驶者视野的挡风玻璃上。

方向盘同样颇为新奇,这里是双纵辐布局。安全气囊盖左、右两侧的多功能区采用所谓“Shy Tech(隐形科技)”的方式呈现,宝马希望以此减少对驾驶者的分心。只有当对应功能(例如高速公路辅助)可用时,相关触控区才会被点亮。

动力方面,全新BMW iX3则更是聚焦于驾驶的无尽可能。首发版本采用前轴为异步感应电机+后轴采用励磁同步电机,系统总功率345千瓦,总扭矩645牛·米,官方称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4.9秒,最高限速210公里/小时。未来还将推出更多车型,其中包括采用后驱的入门版本。也不排除推出高性能的M Performance乃至纯正的M车型。

全新的锂离子圆柱电芯带来20%的能量密度提升,108千瓦时的电池容量可实现805公里(WLTP工况)续航。再加上800伏技术,使得iX3最高可实现400千瓦的快充功率,10分钟即可充入372公里的电量,从10%充至80%需要21分钟,提供了最高3.7千瓦的对外放电功率,并为V2H(车到家)与V2G(车到电网)做好了预留准备。

奥迪Concept C概念车:TT继任者的技术前瞻

相比全新纯电GLC SUV、BMW iX3,奥迪则通过全新纯电两门Concept C概念车向人们宣告:奥迪TT的精神不会消失,而是以更具前瞻性的电动跑车形态延续。Concept C以简洁的新设计语言、可电动收纳的双片式硬顶结构、后置电池与轻量化为核心卖点,被视作极接近量产的奥迪TT“接班人”,并很可能与下一代保时捷中置电动跑车共享技术平台。

作为一款线条清晰、运动氛围浓厚的两门纯电跑车,Concept C将开启全新的设计语言,新车拥有经典跑车的典型尺寸,车长4.35米、车宽1.95米、车高1.23米,轴距则为2.65米,而对于一辆电动车来说,其1650公斤的超低车重更会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大亮点,这个由两部分组成、可电动收纳的硬顶敞篷结构算是将Coupé的观感与Roadster的感受相结合——要知道,此前所有TT敞篷版的车型都使用的是软顶。

除此之外,清晰勾勒的风格采用了大量的“减法”、前脸那条全新的纵向“Vertical Frame”直立式格栅,以及由四个元素组成的灯光签名,也组成了奥迪未来演变的新特征,并且大幅提升其辨识度。

内饰方面,奥迪同样采用了“减法”:简洁清晰的造型、高级的材料、从下方向上翻起的10.4英寸显示屏,以及带有清晰段落感的铝制旋钮开关。不过,Concept C的座舱也没有特斯拉那样的“极简”,依旧保留了通过旋钮打开的中控台储物格,以及部分物理按键。

不过,它的内后视镜会很有意思:与极星4一样,Concept C也没有后风挡,也就是说,内后视镜是一块屏幕——这一点在未来量产车型上也很可能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池位于座椅后方,因此地板下没有电池组,驾驶者能得到更低的驾驶坐姿,这将会带来非常愉快的体验感。座椅本身采用透气的高档织物包覆,量产时会有多种真皮版本。仪表屏以清晰的方式呈现最必要的信息;再加上只在需要时才升起、位于中控台高度的资讯娱乐屏,它们共同表达了一个立场:不会用一块横贯整个仪表台的巨大屏幕来“影响”驾驶者。

而在技术层面,Concept C同样耐人寻味:新车或将与即将到来(2027年上市)的保时捷纯电718采用PPE平台,通过将电池布置在座椅后方,呈现出中置发动机跑车的风格,实现更低的重心与中性的操控。奥迪很可能也会在TT的继任者上采用同一平台。保时捷会为纯电718提供后驱或四驱,虽然奥迪Concept C是以后驱亮相,但在量产时也会上配上自家招牌的quattro四驱系统。

对于奥迪而言,Concept C不止是一款概念,更是书写新篇章的尝试,其十分接近量产的信息也明确:奥迪的未来是电动的、运动的,并且在视觉上极为简洁清晰,为整个品牌定下未来的新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