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续航”到“虚标王”, 为啥新能源车越开续航越短?
- 2025-07-20 01:12:08
- 214
许多新能源车主,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满心欢喜提车后,本想着畅享省钱、环保的出行体验,然而随着用车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现车辆续航表现不如从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不是跟动力电池有关?
动力电池是什么?续航缩水跟他有关吗?
在探讨新能源车用久之后,续航缩水是否与动力电池有关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动力电池的构成。动力电池主要由热管理组件、电芯、电池管理系统构成的精密系统。其中,热管理组件负责调控温度,维持性能。电芯通过串、并联组成电池包,其化学特性(如三元锂)和电芯数量决定了续航能力。而电池管理系统则像智能大脑一样,监控电芯状态,估算电池电量,并控制充放电。在这套系统中任一环节异常,如电芯老化、热管理效率下降,都会打破能量供给的平衡,导致续航缩水。因此,动力电池的物理衰减是新能源车续航下降的核心原因,当然驾驶习惯、外部环境等因素也会对续航产生影响。
为啥新能源车开久后续航越来越短?
新能源车开久后续航变短,核心原因是动力电池的衰减。从化学特性来看,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会造成电极材料损耗、电解液分解,导致容量下降。以新能源车常用的三元锂电池为例,经过1000次充电循环后,容量可能剩80%。同时,日历寿命也是影响电池衰减的重要因素,即使车辆不用,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造成电池容量衰减。比如,停放一年的新能源车,电池容量可能下降5%-10%,高温下衰减更快。
并且,日常使用习惯也会加速电池衰减。比如,把电池电量耗至0%后,再充至100%,这种过度充放电的使用,会加剧电池包老化,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此外,热管理组件的老化同样会对电池产生影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导致对电池温度不敏感。比如,无法使电池降温,让电池长期在高温下充电,加速了电解液挥发和电极材料老化,导致电池续航缩水。再如,在低温下,会对电池的温度控制不足,导致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下降,续航会临时缩水。而且一旦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下,仍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容量损伤。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延长电池寿命,就要在日常使用时,将电池电量保持在20%-80%,尽量减少过放或者过充的频率。对于长期停放的车辆,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对电池进行充电,防止因日历寿命的影响,导致电池过度自放电。同时,定期检查车辆硬件的损耗,尤其是热管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并且,每月进行一次完整的充放电,帮助校准电池管理系统。
纯电车的续航焦虑正在被解决
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续航焦虑成为了我们的心头病。不过,固态电池的研发,正在解决此问题。与三元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1000Wh/kg,将近三元锂电池(250-350Wh/kg)的3倍。并且充电速度更快,10分钟就能从10%充至80%,远超三元锂电池的30-40分钟。同时,循环寿命有1500-2000次,使用寿命能达到10年,同样优于三元锂电池的500-1000次循环寿命。此外,电池回收技术也在持续进步,退役电池可梯次利用,部分达标的旧电池在处理后能重新装车,回收原材料还能让新电池成本降低30%,让用户既能便捷处理旧电池保护环境,又能享受购车价格优惠,实现绿色与实惠双赢。
- 上一篇:黄圣依称不接受婚前同居
- 下一篇:董明珠开导朋友孩子高考失利来格力